新闻娱乐点
每天娱乐多一点

电影《夏洛特烦恼》,夏洛是个糟糕的人,无论是现实还是他的梦里

其实很多东西都是看起来三观奇歪,骨子里三观奇正的,夏洛用他及其歪倒得三观告诉我们不应该如何如何。告诉我们一些东西。但是还是给你点赞。喜剧的核心就是悲剧。男主角本身就是个悲剧,那还有什么可辩的呢。看电影的时候,根本没人会想三观的问题,笑都来不及。至于看完会让人思考,那正是这个电影的意义。有些电影就是看着过瘾,没有什么正能量什么三观。

夏洛是个非常糟糕的人,无论是现实还是他的梦里。可现实中就是有这样的人,无论你认不认同他和他的行为。宣传是电影的功能,而不是电影的责任。夏洛本身就是一个渣男,如果给了他一次重来的机会,他会变好么,电影给出了答案,不会!因为渣已经刻画到了他的骨子里,重来只是给了他一次投机的机会,对他的性格改变并没有卵用。同理,伪善懦弱的袁华永远伪善懦弱。

自私势利的秋雅永远自私势利,爱着夏洛的马冬梅依然爱他,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电影要告诉你的,这就是当下这个社会的现实。人不会因为外部条件改变了,就从恶变成善,从善变成恶。内心的倾向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善就是善,恶就是恶,不同的只是掩藏的深浅而已。电影把这个残酷的现实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就够了。作为嘲讽戏剧改编成为电影后,没有丧失味道并让人看后思绪良多,这部电影是成功的。

之所以让大家对夏洛如此不待见,也是这部电影精髓之所在,梦醒后又是一种看似清醒后的浑浑噩噩,更觉得可笑,可悲。而这就是电影包括这个剧本想要告诉我们的并让我们自己去体会的。如果影片末尾夏洛真的发奋图强,从此担起家里的重担,是满足了我们传统的“大团圆结局”,可这个故事也就没有讲的必要了。电影内容是现实的虚化,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个现实没有按照我们希望的走向发展就去否定承载现实的电影本身。

电影本身就是人们茶余饭后消遣娱乐的,非要上升到价值观什么的高度,显得自己观点犀利与众不同。每个人看完都有不同的感悟,大多数人看完想到的就是珍惜眼前人,要努力奋斗,就这么简单,而非要有人想的这么复杂,也许是小民水平有限,只能到这种层次。私以为,一部喜剧电影,让观众笑了就算成功大半,让观众笑完还能留下思考感悟那就真的不容易,众所周知,电影面向的不是少数眼光独到语言犀利有思想有内涵的专业人士。

而是面向广大民众,没必要这样苛刻。一部电影里要是掺杂了太多想要说教的东西,那最后出来观众肯定要骂了。那么这样,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主创们更多的想要只说一个故事,只讲一个道理,也就是珍惜爱你的人或者此类的。于是,片尾那种考拉特效,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夸张的表现手法,不觉得可以借此认为男主一梦醒来一切如故。他是经历了一场异样人生的人,大梦初醒后意识到了自己最爱的人是谁,最爱自己的人是谁。

而如果男主最后会有所改变,所说的负起一个男人的责任,那么这样的醒悟绝对是第一步。首先,话剧的结局并没有考拉一样的抱着冬梅的剧情,在穿越回去拥抱后就结束了,其次,三观正不正无所谓,我不会因为电影来改变我的人生观,只要看的人感到高兴,带来欢乐就可以了,最后,结局时候马冬梅感到了幸福,才是最重要的吧?夏洛的工作问题只是没有演而已。